除夕夜,原本是个团圆的日子,但他们,却在与家人告别,他们背上行囊,逆向而行,支援湖北省疫情救治工作。1月24日晚,首批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从广州出征前往湖北武汉。
广医附一院积极响应号召,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5人医疗队,他们是:心血管内科陈爱兰、呼吸内科张建恒、呼吸内科谢佳星、急诊科彭红、内分泌科李颖贤。

临行前,医院党委与医务科、办公室、工会等相关负责人一同为医疗队员们送行,再三强调,务必要平安归来
此次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由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爱兰担任,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医生,也在随时待命准备着投入疫情防治工作中。得知医院正在动员大家报名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,陈爱兰毫不犹豫的就报了名,她说:“这是医生的天职,是使命,责无旁贷。”
陈爱兰一家合影
尽管陈爱兰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小女儿今年才3岁,但懵懵懂懂的她听到妈妈说要离开几天去救病人的时候,她抱着妈妈亲了亲,说:“我爱妈妈,希望妈妈早点回来。”由于任务紧迫,陈爱兰只能简简单单吃了几口饭就赶回医院集合了,74岁的老母亲非常担心女儿,流着泪嘱托她千万保重身体。
“家人们都看了新闻,他们比我更害怕。”陈爱兰说,她一直都在关注武汉疫情的变化,也在学习自我防护知识,“医生平时就要做好基本功,日常水平提高了,在遇到这种紧急突发事件来临时,才能够应对自如。”非常注重学习的陈爱兰表示,非常感谢医院和同事对自己的信任,希望大家都能够“平安凯旋”。
急诊科护长彭红是一位经历过“抗非”考验的医务工作者,2003年,刚刚毕业的她来到广医附一院急诊科,“当时刚毕业,啥也不怕,跟着领导们干就行了!”性格直率的彭红说,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汹汹来袭,急诊科承担了重要的救治任务,老家湖南的她放弃了回家与父母团圆过年的计划,独自一人留守在广州。
“我们急诊原本就忙,就算春节也要值班,这次更需要我们在岗随时应战。”彭红说,下午看到医院发出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后,没有想太多就报了名,“对我个人来说,在哪里都一样,都是要‘打仗’的。”
急诊科护长彭红及同事
在回家的路上,彭红接到电话,告诉她成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,“我还没来得及吃年夜饭,护长叫我回去吃,说大家伙陪我一起在医院过年。”彭红二话没说就调转了方向,一路上很多同事看到这个消息后打电话给她表示关心。
提到家里年迈的父母,彭红有点哽咽了,她说,还没敢告诉父母她要去武汉的事情,“怕他们担心,先不说吧,希望弟弟帮我孝敬好两位老人。”
内分泌科的护士李颖贤提着一个饭盒急急匆匆往医院赶,原本计划陪陪父母吃个团圆饭,饭菜刚刚端上桌,还没来得及动筷子,她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,被正式选派加入支援湖北医疗队,“我自愿报的名,没想到真的心想事成。”李颖贤开玩笑地说,虽然团圆饭泡汤了,但是能够与同事们一同前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第一线,既感到光荣也是一种责任。
内分泌科护士李颖贤
除夕这天上午,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建恒依旧如常来到医院进行查房,已经连续多日加班加点工作的他,希望除夕之夜能够回家陪父母顿团圆饭,“随着疫情的加重,我们的任务越来越艰巨,大家都放弃休息休假时间回来备战。”张建恒医生说,他已经好多天没有回佛山的父母家看望他们了。
得知医院准备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,他立马就在科室群里面报了名,“没什么好说的,这种情况下,我们就得上。”张建恒说,他知道这次任务紧急,但也没有料到会这么急,在回佛山的地铁上就接到医院通知,要求八点回医院集合。
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建恒
看看时间,还有两个钟头,他急匆匆赶回家,“希望在去之前再看看二老,这次我又食言了,没法陪他们吃年夜饭了。”回到家,他告诉父母要去武汉支援的事情,母亲什么也没说,赶紧去给他煮了一碗面,“父母虽然很担心,但还是支持我的决定,也相信他们的儿子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,平安归来。”
素有“百毒不侵”之称的呼吸内科谢佳星副主任医师家在潮汕,准备春节驾车回家陪父母过年,但是看到疫情越来越严重的形势,主动取消了春节的计划,“父母虽然挺失望的,但也都理解。”谢佳星说,当了这么多年的医生,父母也都习惯了他的“不守约定”,“每天就是上班查房看病人,回家学习查资料,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了。”
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谢佳星
这次能够成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,他说非常激动,“听说我们ICU桑岭医生已经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过去了,这次可以去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了。”谢佳星说,虽然年夜大餐没有吃成,但是能够“真枪实弹”地去“打仗”更加让他感觉到意义非凡,“我想,这个除夕夜我会终身难忘。”
1月24日晚上9:00,医院党委及医务科、办公室、工会等相关负责人将五位医疗队员送至机场,一路上,党委书记黎毅敏不断叮嘱他们务必要保护好自己,做好防护工作,发扬“奉献、开拓、钻研、合群”的南山风格和“仁爱为本,精诚为强“的医院精神,听从指挥,明确任务,平安归来。
(编辑:林渺泉 稿件来源:广医附一院微信公众号)